AI时代,杭州华睿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工业机器人行业破局增长?
2024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多重挑战中展现韧性,全年销量超29.4万台,同比微增3.9%。尽管新能源行业投资有所下滑、价格战持续,但电子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逆势增长,协作机器人(Cobots)更以28.2%的增速领跑市场。在此背景下,杭州华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睿”)作为达索系统(Dassault Systèmes)的核心合作伙伴,凭借其软件服务与实施能力,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从设计优化到智能化落地的全周期解决方案。
市场分化加剧,国产化与智能化成突围关键
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差异:电子行业同比增长16%,汽车零部件受益于技术迭代与出海需求保持稳定。与此同时,国产厂商份额突破52.3%,头部企业如埃斯顿、汇川等通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、灵活定价策略,在协作机器人(内资占比超92%)、SCARA等领域加速替代外资品牌。然而,大负载机器人等高端领域仍待突破,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提升竞争力。
三大核心路径赋能企业破局增长:
协同设计与模块化创新,缩短研发周期
华睿依托达索系统的机电一体化平台,打通机械设计(MCAD)与电子设计(ECAD)的实时交互验证,帮助机器人企业减少设计迭代成本。通过PLM系统构建标准化零部件库,华睿支持客户实现模块化衍生设计,降低研发成本20%以上,尤其适用于协作机器人等快速迭代领域。例如,在电子行业需求激增的背景下,模块化设计可助力企业快速适配3C产线的柔性化改造需求。
智能化仿真与数据驱动决策
面对下游行业分化,华睿通过达索的仿真工具(如SIMULIA和SOLIDWORKS Simulation)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场景模拟,优化机器人工作路径与负载效率。例如,在汽车零部件焊接场景中,仿真技术可提前验证工艺可行性,减少试错成本;在食品饮料行业,数据分析助力企业精准匹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规模,避免产能过剩。此外,华睿的解决方案整合AI算法,可预测设备维护周期,提升产线稳定性。
全生命周期服务,助力国产厂商“出海”
随着本土厂商加速布局海外市场,华睿提供从产品设计到海外合规认证的一站式服务。通过达索的数字化孪生技术,企业可在虚拟环境中测试机器人适配不同地区标准的性能,缩短海外落地周期。例如,针对东南亚汽车部件市场,可以针对性优化SCARA机器人的高温耐受性设计,抢占增量先机。
未来展望:AI深度融合与生态共建
2025年,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同比增长9%,电子、汽车零部件及一般工业仍是核心增长点。华睿将进一步深化与达索系统的合作,探索AI驱动的自动化设计工具,例如基于生成式AI的零部件库智能推荐、工艺参数自主优化等,助力客户应对定制化与降本的双重挑战。同时,华睿将联合生态伙伴,为工业机器人企业提供专属定制解决方案,降低智能化转型门槛。
在AI获得突破性进展与工业4.0的交汇点上,华睿以“软件+服务”双轮驱动,正成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破局增长的关键推手。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,华睿不仅助力客户应对当下市场分化,更为其布局未来十年智能化竞争奠定基石。